今天是:
诈骗预警提示:“微信亲属卡”要小心
信息来源:沈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微博 发布时间:2020-08-03 

  微信“亲属卡”是一种“代付”功能,与支付宝“亲密付”相似,用户可通过在微信上赠送给父母、子女“亲属卡”。在使用“亲属卡”消费时,消费资金将自动从代付方的支付账户扣除。代付方可设置“亲属卡”的每月消费额度上限,每月自动延续。这种可以赠送父母、子女的“亲属卡”,主要目的就是让亲人付款更简单。同时,因为可以看到使用方用“亲属卡”支付的消费记录,家长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孩子零花钱,能更直接地掌握孩子零花钱的去向。

  骗子是这样用 “亲属卡”诈骗的

  据介绍,微信中依次点击“我-支付-钱包”后就可以看到“亲属卡”,在选择赠送一张“亲属卡”后,将出现微信好友列表,选择好友即可进入“设置额度”页面,代付方需要设置每月消费额度,额度控制在0.01元到3000元之间。

  骗子如何使用“亲属卡”诈骗?警方表示,骗子们首先利用比如“我姐姐让我加你微信”等方式添加受骗者的微信为好友,并通过平常聊天让受骗者觉得骗子纯属善意,且完全不差钱。当受骗者没有了提防心,骗子莫名送一张“亲属卡”给受骗者,然后迅速和受骗者发信息索要同等金额的“亲属卡”或转账金额。然而骗子赠送的这张“亲属卡”虽标有额度但并不能完成支付,因为对方微信余额里面根本就没有钱,而且绑定的银行卡也是一张空卡。

  给陌生人开通亲属卡 有人已受骗

  据介绍,邓先生在去年7月添加了以美女为头像的“岁月你别催”为好友。去年12月7日邓先生收到“岁月你别催”发来的信息,对方称错发了一张“亲属卡”,邓先生按对方要求回赠了一张3000元额度的“亲属卡”。然后对方每次消费500元,分6次刷走3000元后将邓先生拉黑。

  警方介绍,绑定“亲属卡”便等同默认对方从自己的微信中或绑定的银行卡中自动扣费,给他人发送“亲属卡”时一定要谨慎。

  据悉,“亲属卡”赠送完后无法立即解绑,需要等到对方领取后才可以解绑,或者对方一天之内没有领取也会自动作废。有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该提高“亲属卡”的使用安全性,比如在扣费时二次确认等等。同时为了避免广大用户上当受骗,应该谨慎使用这一功能。

  警方提示:发送“亲属卡”给他人要小心

  不久前微信支付在官微提示称,“亲属卡”里的金额显示的是消费额度,而不是到账资金,只能用于消费,不能转账,更不能提现。发送“亲属卡”给他人,等同默认对方从自己的微信钱包、绑定的银行卡中自动扣费。因此,给他人发送“亲属卡”时一定要谨慎。市民应切记假装熟人和亲戚的人不要加,对于生人求赠“亲属卡”,不收不赠不理他。

作者:
CopyRight 2008-2014 沈阳公安 All Right Reseverved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沈阳市公安局   网站主办单位:沈阳市公安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77号  邮编:110001  网站维护电话:024-23107122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0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66336  辽ICP备17010237-2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