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征信、秒审核、下款快,以为是雪中送炭的“网络贷款”,实则是骗子布下的电诈陷阱。
假“贷款”,真“诈骗”
近期,家住浑南区的李先生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我们可以给您提供一笔2-50万的信用贷款,当天到账……”正在为资金周转发愁的他随即按提示下载了一款APP,并注册填写了身份信息,申请5万元贷款。“客服”称因李先生输错卡号导致账号冻结,需缴纳“解冻费”。李先生支付了5000元,但贷款迟迟没有到账,发现情况不对的李先生立即报警。
沈阳警方一举端掉12人团伙
市区两级侦查中心立即开展调查,发现电话来自阜新市。民警经进一步工作,确定这是一个为境外电诈分子引流的犯罪团伙,已在我市先后作案10余起。浑南分局立即组织精干警力,对犯罪团伙展开集中收网,在当地一写字楼内将12名犯罪团伙成员全部抓获。
精准分类,电诈话术曝光
在抓捕现场,警方查获了大量电脑和群呼设备,并发现了贷款诈骗的引流话术剧本,“没有用钱需求的不要推,年龄22岁以下的不要推,有过信用卡逾期的不要推。”其中明确标注了目标人群和通话流程,甚至对被害人可能提到的疑问标注了统一答案。“电诈分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取被害人资料,利用被害人急于资金周转的心理,进行精准诈骗。”
目前,12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均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套路解析:
1.抛出诱饵。骗子以“低门槛、免审核、快放款”等为幌子,吸引急需资金的你进入骗局。
2.诱导下载虚假贷款平台。诈骗分子假冒正规贷款公司等企业,搭建山寨APP或网页,诱导当事人通过浏览器下载APP或登录虚假贷款平台,让当事人误以为是正规贷款公司,获取其信任,进而诱骗其填写注册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
3.设置障碍,骗取钱款。骗子会伪造贷款审批通过界面,并编造“信息错误”等理由,谎称你的账户被冻结,再用“手续费”“刷流水”“解冻金”等名义,要求你缴纳各种费用。
来源 刑事侦查支队 浑南分局
通讯员 于济维 刘小丹
编辑 田苗 陶达
校对 王维
责编 杜斯文
审核 胥昊迪
版权所有:沈阳市公安局 网站主办单位:沈阳市公安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77号 邮编:110001 网站维护电话:024-23107122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0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