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平安畅通又一年 沈阳公安交管大盘点
信息来源:转自平安沈阳 发布时间:2020-01-08 

  2019年, 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51.3万辆,全年增加17.73万辆,同比增长7.5%;全市驾驶人数量达303.8万人,全年增加13.9万人,同比增长4.8%,在全市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均大幅增加的形势下,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牢牢把握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形势和广大群众对平安顺畅出行的新期待, 以“保畅通、压事故”为主线,综合实施“强化勤务管理”、“严查交通违法”、“优化交通组织”、“深化停车管理”、“加强风险排查”等多项举措,扎实推进各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强化勤务管理及指挥调度

  坚持“扁平化指挥、高效化指挥”的工作理念,深化市区两级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构建“智慧型情指勤督”指挥体系,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道路交通拥堵苗头及交通警情;对网格化勤务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全市全天岗数量同比增加18%,高峰管控岗数量同比增加2%;对300余名民警、警辅人员进行摩托化巡逻技能培训,进一步充实摩托化巡逻管控力量。

  深化实地调研督导

  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引领带头下,沈阳公安交警多次组织深入“黑车”易聚集、车流密集易堵、停车秩序易乱的市场、医院、火车站、地铁站周边,百姓关注的社会化考场、快速理赔中心、检车线等处和预防事故任务繁重的郊县等地,实地调查研究相关管理工作,真正把办公室搬到了路面,把问题解决在路面。

  严查交通违法行为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严查交通违法行为,全年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总数同比增加28.6%。

  随着沈阳公安交警不断加大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查处和警示教育力度,“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酒驾违法数量明显下降,全年查处酒驾违法行为同比下降4.32%;醉驾违法行为同比下降3.78%;通过加大科技建设,大批增设电子警察等设备,扩大查处覆盖面,延伸管理触角,全年查处闯红灯违法行为同比增加43.9%;针对超员、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组织警力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查处力度,全年查处超载违法行为同比增加64.8%;超员违法行为同比增加662.5%。

  深化警企合作机制

  与饿了么、美团等7家外卖企业,顺丰、EMS、京东等14家邮政快递企业以及大清宝泉、乐百氏、阿尔卑斯等12家桶装水企业就强化交通安全管理相关事项达成共识,形成了警企同盟合作机制,从内部监督管理,路面违法查处两方面着手,联合开展整治管理工作。全年共查处外卖、快递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3000余件。

  全面做好重要节点安保工作

  针对可能造成交通流量整体性上升或区域性集中的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最大限度部署路面警力开展疏导、巡查、管控工作,力保全市道路交通平稳有序;针对CBA篮球联赛、第二届沈阳市全民运动会、全国田径锦标赛、2019沈阳国际马拉松等大型赛事活动,开展交通安保工作35次,有效降低和消除了赛事活动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全力开展交通应急保障工作

  针对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及可能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的突发性事件,及时启动工作应急预案,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工作原则,提前准备,提前预警,快速反应,最大限度部署警力在主次干道岗点、易拥堵易积水路段及相关危险隐患区域全面开展巡逻疏导管控工作;同步启动交通诱导连线工作,通过沈阳公安交警双微平台、省市两级交通广播电台发布预警信息及路况提示,全方位为广大市民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完善区域街路交通组织

  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思路,优化调整道路交通组织328处,其中学校周边30处、重点医院周边13处,有效提高了道路交通通行效率。

  集中开展施工秩序大检查

  集中开展针对全市道路施工存在的未经审批擅自施工、未按审批时限及范围施工、施工不规范等问题的统一检查行动,共排查施工项目772次,发现各类问题88件,年底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开展停车乱点综合整治

  突出打造重点街路静态秩序,组织开展了北陵大街等60条主要道路静态专项治理,“一地一策、一路一策”地持续开展停车警情研判分析和精准施策,累计治理停车乱点140余处;新增违法停车抓拍电子警察994处;新增反光警示柱7415根;新增隔离护栏1.5万米;施划停车泊位2.2万个;查处违法停车230万件;拖移违法停车1.2万台。

  推进停车管理地方立法

  借鉴北京等多个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沈阳实际,积极与市人大进行沟通和联系,全力推动停车管理地方立法。起草了《沈阳市城市机动车停车条例》,2019年3月30日经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并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开展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行动

  采取综合性、系统性工作举措,多角度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全面打造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全年道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事故件、死、伤、损同比分别下降0.95%、11.23%、1.14%、28.75%。

  开展预警研判隐患排查工作

  实行“常态化预警、恶劣天气即时性预警、往年同期事故高发预警、区交警大队属地实际预警”四个机制,结合季节、时段、节假日、天气等因素,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道路交通事故预警研判,以此指导各项勤务科学、合理、有效开展;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组织对全市道路开展滚动排查和事故成因倒查,找出诱发交通事故的道路隐患,全年共摸排、整改隐患点段79处。

  深化源头监管及快处快赔工作

  组织各区交警大队联合安监、交通运输等部门,深入全市409家客货运等重点企业,对65970辆重点车辆的安全状况,以及6万余名重点车辆驾驶人的驾驶资质进行了细致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进行限时整改,确保了重点车辆的安全。各区交警大队事故正班民警早晚高峰上路巡逻,遇有交通事故第一时间处置;事故副班民警在工作日早晚高峰进入大队调度室,通过视频或电话等方式快速指导现场处置,减少了小碰大堵等情况出现。

  全面配发警务移动终端

  全力推进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打造高效化的警务管理体系和智能化的分析研判系统,为全体民警配发新一代警务移动终端,完善交通管理勤务和指挥调度体系,有效提升了民警执法工作效率和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全力推进设施优化建设

  持续开展交通设施巡察维护工作,完善各项交通设施建设。新建交通信号灯岗20处;新增电子警察设备1358处;新增电子监控设备27处;系统化改造交通信号576处;更新交通标志1300块;新增交通诱导屏5处,实现了对二环路内主干交通路网全覆盖。对各财税独立区单点信号改造工作进行调度和指导,目前,全市576处单点交通信号系统化联网改造工作化已经全部完成,交通信号的系统化控制率已达到100%。

  积极开展包扶民营企业发展活动

  组织交警局近500名科级领导干部对全市492家与交通有关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进行了对接走访,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解决涉企问题10个,出台服务新举措10项;组织开展“走进机关企业 走近代表委员”活动,对71家党政机关单位、393家国有、合资及民营企业,以及相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了走访,收集办理意见建议252条。

  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窗口服务

  加强基础建设,以“改革创新”促进服务提质增效,打造过硬服务环境,深化“一证办、一窗办”等改革措施,积极推行“自助办、网上办”等交管业务,严格贯彻落实全年无休,延时服务工作制度,打造“一站式通道”大厅;全面推进完成公安部交管局“放管服”30项改革工作,并在全省交警系统率先提出了服务民营企业10项举措。截至目前,已将69项交警业务下放到16个车管分所,业务下放比例达到93%。全面优化了78项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流程,审批事项办理“即收即办”率达100%。全年累计为群众办理各项业务200余万次。

  建立老百姓家门口的车管所

  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警医邮”合作进社区服务工作,群众在社区“家门口”可以办理21项车驾管业务,目前全市共有10个社区设立了“警医邮”便民服务站,遍布市内五区,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业务640余件。

  全面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以规范化执法等内容为重点,累计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19次,受训民警、警辅人员达9500余人次;按照“送教上门、随警作战”的方式,先后组织教官团630余人次,先后380余次深入执勤执法一线进行现场督导、教学,确保教育培训和一线实战无缝对接。

  集中开展执法素质提升活动

  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执法素质提升活动,共举办《法制大讲堂》等执法培训活动35场,培训民警2200余人次,全力改善执法形象,达到人民群众认可的执法效果。

作者:佚名
CopyRight 2008-2014 沈阳公安 All Right Reseverved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沈阳市公安局   网站主办单位:沈阳市公安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77号  邮编:110001  网站维护电话:024-23107122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0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66336  辽ICP备17010237-2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