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袁林讲授专题党课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淬炼更加优良的作风 为护航决胜之战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
信息来源:平安沈阳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7-04 

  7月1日,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袁林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淬炼全市公安机关更加优良的作风为护航决胜之战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为题讲授专题党课,与全市公安机关党员民警辅警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从百年党史回望党的作风建设,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成效和经验,围绕“十个引领”深化作风建设,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袁林与广大党员民警辅警共同重温百年党史,引导大家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一路发展壮大的背后,加强作风建设这条红线,犹如一条有力的脉络,鲜明地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总结继承党的作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既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理论,同时又赋予了作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了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新境界。


  袁林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护航决胜之年、提升新质战斗力,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严要求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要引领全警淬炼“胸怀大局”的作风。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严格落实公安部的部署要求,自觉投身大局,做到“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将胸怀大局的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决策、每一次执行、每一个行动之中。要引领全警淬炼“注重学习”的作风。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五个必须学”要求,扎实推进“政治工作提升年实施计划”和“扎根警营、植根警心、培根警务”党建工程,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服务群众的实效。要引领全警淬炼“勤于思考”的作风。坚决摒弃“拿来主义”和“路径依赖”,对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发展趋势进行复盘反思、总结提炼,探寻内在规律,洞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工作质效的提升和问题的真正解决。要引领全警淬炼“心系群众”的作风。自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设身处地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真正把心系群众的作风内化为坚定的信念、外化为务实的行动。要引领全警淬炼“担当尽责”的作风。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特别是那些历史遗留问题、发展瓶颈制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做到主动上前、扛起责任,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对经手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高度负责、一丝不苟,不解决问题决不收兵。要引领全警淬炼“求真务实”的作风。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要健全科学的质态评估体系,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上。要引领全警淬炼“勤勉高效”的作风。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聚焦主责主业,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力戒形式主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打防管控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引领全警淬炼“勇于创新”的作风。围绕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优化便民利企服务、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科技信息化应用、激发队伍内生动力等核心领域,敢于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方法、运用新技术。要引领全警淬炼“严守纪律”的作风。牢固树立“以干净树威信、以公平聚人心”的理念,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要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将纪律要求融入执法执勤、服务管理、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要引领全警淬炼“崇尚节俭”的作风。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公务活动、执法执勤、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精打细算、讲求效益,旗帜鲜明地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抵制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内控管理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市公安局领导班子成员、全市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以及除值班值勤以外的党员民警辅警代表分别在主会场和各分会场收听收视。



来源 沈阳市公安局

编辑 刘洋 王维 姜维

摄影 滕健

校对 杜斯文

责编 胥昊迪

审核 刘辉

作者:
CopyRight 2008-2014 沈阳公安 All Right Reseverved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沈阳市公安局   网站主办单位:沈阳市公安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77号  邮编:110001  网站维护电话:024-23107122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0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66336  辽ICP备17010237-2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