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恩是辽中分局东街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真心和真情赢得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郑”。
作为社区民警,郑永恩有着一颗对群众负责任的心。只要群众需要,无论多苦多累,他总是随时随地出现在身边,尽心尽力帮助解困难。郑永恩负责的社区里有一对来自新疆的年轻夫妻带着3岁大的孩子,经营着一家烤串店。一天夜晚,刚要入睡的“老郑”,接到烤串店老板打来的电话。小伙急切地说:“老郑,快帮帮我,我的孩子不见了”。郑永恩一边安慰他,一边穿上衣服赶往烤串店。在了解事情经过后,郑永恩迅速发动派出所其他民警,走街串巷地寻找。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郑永恩在辖区商业街附近的一个胡同里听见有小孩的哭泣声。他赶忙跑过去查看,发现正是走失的小男孩。男孩的父母见到孩子平安归来,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夫妻二人深深地向郑永恩鞠了一躬“谢谢您老郑,您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像这样的事,这些年郑永恩做了许多,虽然他不愿意说出来,可辖区群众确一一记在心里。辖区居民赵先生12岁的儿子刚上初中一年级,由于是转校生,再加上身材矮小、性格内向,而且操着一口浓重的大连口音,经常遭到同学的嘲笑,调皮的同学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海蛎子”。有一次,郑永恩在路上遇到了赵先生的儿子,发现他神色显得十分慌张。郑永恩上前刚询问了几句,突然发现孩子怀里揣了一把刀。这可不是小事。在郑永恩的耐心引导下,小赵最终说出了实情。长期以来,小赵一直忍受着同学小张的欺负,小张不仅刻意传播“小海蛎子”的绰号,还在公开场合开小赵玩笑。小赵不堪受辱,决定买刀“复仇”。郑永恩得知情况后,及时将两个孩子找到一起,对他们进行普法教育和心理疏导。慢慢的两人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握手言和化解了矛盾。
郑永恩别看总是笑呵呵的,其实他内心深处也隐藏着许多苦楚。2019年1月份,郑永恩当警察的儿子在执行公务时遭遇车祸。接到电话后,他心中万分焦急。可就在此时,辖区居民老郭打来求助电话,称孩子因感情问题要跳楼自杀,求他帮忙劝劝孩子……一边是生死未卜的儿子,一边是命悬一线的小郭,老郑犯了难。他稍微冷静了一下,用颤抖的手指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匆忙询问了儿子的伤情,并告知妻子有警情需要处理,让她照顾好儿子。就这样,郑永恩选择了去救别人的儿子。经过他苦口婆心地劝说,站到楼顶边缘的小郭最后放弃了自杀的念头。看见小郭安全地被父母带回家,郑永恩这才火速奔向医院。
后来,郑永恩的儿子做了截肢手术,需要在病房长期静养。那段时间郑永恩就像丢了魂一样,一边是需要照顾和安慰的儿子,一边是需要他随时帮助的群众,他左思右想,最后一咬牙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三十年扎根社区,不变的是郑永恩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和很多社区民警一样,每天在辖区里穿梭忙碌,忙的都是老百姓的身边事儿;说他不平凡,扎根社区二十余载,他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把奉献当作习惯,成为了永恒。
版权所有:沈阳市公安局 网站主办单位:沈阳市公安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77号 邮编:110001 网站维护电话:024-23107122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0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