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再难也要解决,群众提出的意见再尖锐也要虚心接受。”这是延安里社区民警董澈记录在工作手册上的一段文字。今年33岁的董澈,是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八经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从事社区工作三年多来,她耐心细致地服务着辖区群众,成为了大家信赖的贴心“小棉袄”。
三年前,董澈主动从分局机关申请到基层派出所,初到社区,她就一心扑在工作上。她深知要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首先就要提升大家的安全感。董澈每天和社区辅警毛宪宇带领平安志愿者一条街一条路地熟悉、一户一户地走访,辖区的大街小巷都遍布着她的足迹,很快她就对辖区的情况了然于胸。
社区电诈“零”发案
“莫名中奖要当心,支付返利陷阱多”这样的口号在延安里社区随处可见。延安里社区的居民多为老年人,且子女很多都不在身边。面对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如何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成了董澈亟需破解的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董澈发现,要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就要在宣传防范这方面下足功夫。她每天带领“平安志愿者”开展反诈宣传,趁着大爷大妈下楼遛弯的时机普及反诈小常识,利用好社区活动日开展反诈小课堂,动员大家下载“国家反诈APP”。一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延安里社区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零”发案的目标。
化解“震楼器”纠纷
与居民谈心唠家常是董澈干好社区工作的“小秘诀”。日子久了,辖区的居民们遇见困难,也都愿意和她说一说。不久前,社区居民老李遇见了一件烦心事到警务室求助,楼下新搬来的邻居小窦使用震楼器,严重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来到老李家,董澈了解到,老李的孙子年龄尚小,经常夜晚在家里跑跳。双方几次协商未果,小窦便使用了震楼器进行“反击”。为化解邻里间的矛盾,董澈将双方约到警务室。董澈讲法律、道情理,终于双方各让一步握手言和。
孤寡老人的“监护人”
延安里社区有一位年过六旬、双目失明的老人,她的亲人相继离世,本人卧病在床无人照顾。得知情况后,董澈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即下定决心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补办户口本、身份证、医保卡......很快,董澈顺利帮助老人申领了低保补助。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董澈联系到本地的一家养老机构,为老人办理登记手续时,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但老人孤身一人,工作人员一时犯起了难。“写我!紧急联系人就写我吧,有事给我打电话。”董澈不加迟疑,填上了名字和电话。
“社区民警的岗位是平凡的,每天的工作也是琐碎的,琐碎的小事就像一颗颗珠子,串在一起,就会点亮百姓的生活。”董澈笑着说。
版权所有:沈阳市公安局 网站主办单位:沈阳市公安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77号 邮编:110001 网站维护电话:024-23107122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0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