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水陆空三栖守护!开启智能化巡防新模式
信息来源:平安沈阳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8-01 

  仲夏之夜,浑河外滩游人如织。河面上,巡特警队员劈波斩浪,干净利落的操舟动作和响亮的行动口令引得群众驻足围观;警用无人机乘风而起,俯瞰浑河两岸;人群间,巡特警队员肩灯上闪耀的红蓝光在霓虹灯的映衬下分外夺目。


  安全是旅游生命线,擦亮平安旅游新名片。沈阳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以“1+4+N”现代警务运行体系为牵引,全力打造“警力一图显示、隐患一屏感知、指令一键流转、勤务一包赋能”的立体化巡防布局,以智能化“水陆空”立体化巡防新模式破题开路,纵深推进“守护·2025平安五号”社会面巡防守望专项行动,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陆地:一体化守护“烟火气”


  浑河外滩,浑南分局文旅服务巡逻队队员一身戎装,来往游客争相合影。为进一步优化文旅服务环境、保障游客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提升文旅体验,沈阳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持续推进“一区一品牌,一地一特色”品牌工程,在沈阳方城、浑河外滩等景区、市集、早市、商圈等地组建14支文旅服务巡逻队,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重点部位治安秩序良好,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7月8日,林先生专门从外地赶到沈河分局巡特警大队,将一面锦旗送到民警手中,对民辅警15分钟紧急护送其怀孕妻子就医表示感谢。15分钟,在晚高峰期间从东陵高速出口至盛京医院快速行驶16公里的背后,是路况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沿线警力的接续护航。巡特警支队依托“部位潮汐布警、靶向支援基层”的动态布警模式,推进巡逻处警一体化推进,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效能。


  空中:科技赋能“稳定器”


  7月8日,沈北新区一位八旬老人走失。巡特警支队低空警务管理大队民警携带3架警用无人机赶到现场开展寻人救援。高空观察、灯光探照、喊话寻人,警用无人机与地面警力同步行动,在紧急排查15平方公里后,终于在一大片玉米地最深处找到老人。


  巡特警支队不断丰富拓展警用无人机应用场景,构建了“数据+模型+场景”的智慧巡防网络,实现“空中+地面”的多维度融合,为警务实战注入强大动能,让巡防工作更加精准,处置流转更加高效。另外,法库巡特警大队在原有的武装巡逻组基础上,引入空中无人机巡逻和地面无人巡逻车,将“空中感知”与“地面处置”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巡逻防控工作效能。


  水域:筑牢救援“安全坝”


  “河心岛有群众落水,请水域勤务中队立即营救!”救援演练中,指挥中心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实时了解现场情况、警用船只所在位置和现场警力分布情况。无人机锁定被困群众方位,橡皮艇如离弦之箭劈开水面,救援队员精准抛投救生圈救出“落水群众”。


  连日降雨,水域安全无小事。浑河码头警灯闪烁,水面如镜、船影婆娑,橙色的水域救援服显得格外耀眼。迂回接近“落水者”,牵引绳精准施救......巡特警队员完成了急流救援、团队协作转运等多科目联合演练。


  “水陆空”三栖联动,打造智能化巡防新模式:水域救援队结合防汛演练与无人机协同,筑牢涉水“安全坝”;陆地巡逻队依托动态布警和实时数据共享,守护城市“烟火气”;空中无人机搭载高空观测与喊话系统,织密立体防控网。科技赋能下,“数据+模型+场景”的智慧网络推动警务效能升级,实现精准巡防、高效处置。


  水域救援、空中巡防、陆地值守,平安触手可及,安全就在身边。



来源 巡特警支队

通讯员 李林

编辑 洪驰 姜维

校对 王维

责编 杜斯文

审核 胥昊迪

作者:
CopyRight 2008-2014 沈阳公安 All Right Reseverved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沈阳市公安局   网站主办单位:沈阳市公安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77号  邮编:110001  网站维护电话:024-23107122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0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66336  辽ICP备17010237-2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