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区奉天街顺通商业街路口,每当有行人要过马路时,路口的礼让行人标志便自动点亮,两侧的照明系统也会同步开启,提示过往的机动车驾驶人礼让行人。这是沈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自主研发的智慧过街人行横道线安全警示系统,“让”出文明新高度。
“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下,沈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强力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积极打造交通管理新生态,通过数智牵引、科技赋能、靶向施策,加速提升交通管理“规范化、法治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着力打造路畅人安的交通环境。
搭建数智交管的“四梁八柱”
“沈河大队,青年大街文艺路路口有两车轻微剐碰,占用两条车道。”1分钟后,交警铁骑到达现场处置,迅速恢复交通秩序。在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民警通过“云端感知”系统实时关注路况信息,第一时间发现交通警情,调配附近警力迅速处置。
走进交通管理支队交通指挥中心,如同踏入城市交通的“智慧中枢”。巨大的屏幕上,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以实时数据和动态地图的形式清晰呈现,支队依托部门轮值通报模式,实现了对交通管理重点工作的闭环式管理。
交通科技研发中心内,各组民警辅警的工作忙碌有序。信息化应用、城市交通运行控制、警用装备技术......一个个交管科技领域项目在这里应运而生,交通违法行为智能分析与安全管控技术应用研究,被批准确定为公安部12项开放性课题之一。支队依托交通科技研发中心,以“一个平台、一个引擎”模式,搭建起智慧交管的“四梁八柱”,推动全市交通科技创新发展,为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保障。
赋能打防管控实战运用
清晨7时的南京南街会展路周边,交警在车流中值守,手势精准有力,电子屏上清晰显示着潮汐车道的通行方向,早高峰车流如琴弦般有序流动。这个曾因“肠梗阻”影响群众出行的路口,如今成为公安部经典治堵案例。在盛京医院南湖院区停车场入口处,管理员指着智能屏幕介绍:“现在用交管系统APP能查周边停车场实时信息。”新规划的“即停即走”区在方便送医车辆临时停车的同时,周边交通秩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交通管理支队道路交通风险研判中心,推行“百点百段”勤务,深度治理严管街路,严查多排停车、占用消防通道等违停行为,优化停车管理“五步工作法”,创新建立交通事故联动救援机制,全力营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即停即走”区域设置、潮汐车道感知调流、停车管理“五步工作法”......一系列便民举措和创新应用接续上线,强化交通管理,提升通行效率,同步赋能打防管控各项工作。
全面提升交管服务品质
走进市车管所,大厅滚动的电子屏映入眼帘,“全国一等车管所”的标识分外醒目。“没想到这么快,工作人员还教我绑定电子驾驶证......”在市车管所“五星级服务大厅”,市民张先生通过“微导办”系统,仅用18分钟完成新车注册。
为提高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工作服务管理水平,交通科技研发中心研发了驾驶人考试综合应用平台,并组建了由527名民警组成的考试员人才库,形成“城乡一体、标准统一”的服务网络。法库县、康平县车辆管理所被评为全国“一等县级车管所”,沈阳市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个全国“一等县级车管所”的城市。
交通管理支队持续深化公安交管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创新“互联网+交管”模式,提供线上业务导办、线下网点导航服务,更加主动地护航发展、促进发展。
智慧交管,保障路畅行安;“可办”变“易办”,带给群众“畅效快办”新体验。
来源 交通管理支队
通讯员 田申申
编辑 张晓蒙 陶达
校对 王维
责编 杜斯文
审核 胥昊迪
版权所有:沈阳市公安局 网站主办单位:沈阳市公安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77号 邮编:110001 网站维护电话:024-23107122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0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