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关于科学管理解决学校上学和放学期间学校门前道路交通堵塞问题的提案》(第0267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06 

郭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科学管理解决学校上学和放学期间学校门前道路交通堵塞问题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截止去年底,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28.5万辆,道路资源、停车资源与车辆保有量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18年开始,结合市委市政府“三城联创”工作部署,我局把静态交通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推进,多措并举,坚持管服相济,确定了综合施策、靶向治理,先建设后管理,先宣教后管理、先引导后管理的工作思路,引导群众知晓哪里停、怎么停,最终实现社会效果和法治效果的统一。

针对校园周边停车难问题,今年我与市教育局共同制定了《沈阳市公安局、沈阳市教育局2019年校园交通安全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并对全市中小学进行全面摸排,排查出停车热点学校47所,并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科学规划,应划尽划增加道路停车泊位供给。对47所停车热点学校制定了一校一策,挖掘学校周边停车泊位5800余个,为家长接送学生停放车辆提供便利。二是部署“护学岗”勤务。统筹校园周边运行规律,以交通流密集、地处重要区域的校园为重点,在全市设置47处护学岗,上下学时段全部安排民警协警定点执勤。同时,将校园勤务与交警“网格化”勤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摩托快速反应、机动灵活的作用,确保校园周边各类交通事故、拥堵及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发现、妥善处置。三是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校园门前及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工作。通过家长志愿者帮助家长护送孩子进校园的方式,实现上学时段送学生车辆的即停即走,大幅提高校园门前及周边道路交通的通行效率。四是为学校每个年级规划了放学时段临时停车区域,并组织学校为所有接学生车辆统一发放临时停车标识,通过不同颜色的临时停车卡区分不同年级学生家长车辆,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校园周边停车资源,优化放学时段校园周边停车空间,解决放学时段乱停乱放现象,提升校园门前及周边道路通行效率。五是推动中小学校健全和完善错时放学、弹性离校工作制度,在年组与年组、班级与班级之间适当拉长错时放学时间间隔,对不能够及时接走的学生落实弹性离校管理措施,并将每名学生的具体放学时间精准推送至每名家长,提示家长不要过早到校停车等候,有效地对交通流量进行分解,极大地缓解了晚高峰前的交通压力。六是加强对中小学校校门附近道路交通组织的优化设计和管理,结合各学校地理位置、交通流量等特点,采取路侧限时停车、单向交通组织、信号联动配合、电子警察抓拍等措施,规范校园停车秩序,调控校园交通流量与流向,保障校园交通安全顺畅。

近年来,行政执法部门把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作为市容秩序整治的重点,尤其是2018年,结合全市创卫工作安排,通过强化宣传发动、组织联合执法、依法从重处罚、落实门前三包、定人定时值守等措施全面整治各类市容秩序问题,全年共组织全市联合执法整治统一行动52次,全年共清理整治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问题16.3万余处次。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易发性、多发性、反复性,距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019年,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市行政执法部门将深入贯彻“城管为民、城管从严”的城市管理思想,继续开展城管执法、公安、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执法,全面整治占道烧烤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及“八乱”等市容问题。每周二、四、六,全市开展联合执法整治统一行动,坚决遏制问题反弹苗头;每周一、三、五、日,各区组织开展日常联合执法整治,持续保持高压整治态势。通过联合执法、从严从重处罚、定人定时值守等方式,对学校周边占用城市道路、阻碍交通通行、影响市容环境的违规占道经营流动摊贩问题实施全面整治。合理组织好执法力量,集中抓好早、午、晚三个重点时段,实行延时执法和错时执法等手段,紧抓重点问题,从严查处,坚决遏制问题反弹苗头,确保整治效果。同时,广泛开展校园共建活动,与各学校签订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共建协议,建立勤务区大队包块、执法队员包校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责任体系。下一步,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卫永远在路上”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完善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持续加大对违规占道经营行为的巡查和整治力度,确保占道经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感谢您对公安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作者:
CopyRight 2008-2014 沈阳公安 All Right Reseverved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沈阳市公安局   网站主办单位:沈阳市公安局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77号  邮编:110001  网站维护电话:024-23107122
网站标识码:2101000010  公安备案号:21010202066336  辽ICP备17010237-2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